摘要:
很多人知道中國奴隸社會的商朝人口約500萬至700萬,士兵約12至15萬,但卻不知道其土地制度是怎樣的?據(jù)商朝史料顯示,商殷時期的土地制度為公社所有制:分為“公田”和“私田”,周邊為私田,中間為公田,把土地分隔成方塊,形狀像“井”字,因此后世稱做“井田”。
中國商朝的土地制度是怎樣的?
井田制的雛形時期就是在商朝,商朝又稱殷、殷商,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二個朝代,是中國第一個有直接的同時期的文字記載的王朝。夏朝諸侯國商部落首領商湯率諸侯國于鳴條之戰(zhàn)滅夏后在亳(今商丘
很多人知道中國奴隸社會的商朝人口約500萬至700萬,士兵約12至15萬,但卻不知道其土地制度是怎樣的?據(jù)商朝史料顯示,商殷時期的土地制度為公社所有制:分為“公田”和“私田”,周邊為私田,中間為公田,把土地分隔成方塊,形狀像“井”字,因此后世稱做“井田”。
中國商朝的土地制度是怎樣的?
井田制的雛形時期就是在商朝,商朝又稱殷、殷商,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二個朝代,是中國第一個有直接的同時期的文字記載的王朝。夏朝諸侯國商部落首領商湯率諸侯國于鳴條之戰(zhàn)滅夏后在亳(今商丘)建立商朝。之后,商朝國都頻繁遷移,至其后裔盤庚遷殷(今安陽)后,國都才穩(wěn)定下來,在殷建都達二百七十三年,所以商朝又稱為“殷”或“殷商”。
中國商朝的土地制度是怎樣的?
商朝經(jīng)歷了三個大的階段。第一階段是“先商”;第二階段是“早商”;第三階段是“晚商”,前后相傳17世31王,延續(xù)600年左右。末代君主帝辛于牧野之戰(zhàn)被周武王擊敗后自焚而亡。
中國商朝的土地制度是怎樣的?
殷墟發(fā)掘,確證了中國商王朝的存在。商朝處于奴隸制鼎盛時期,奴隸主貴族是統(tǒng)治階級,形成了龐大的官僚統(tǒng)治機構(gòu)和軍隊。甲骨文和金文的記載是目前已經(jīng)發(fā)現(xiàn)的中國最早的成系統(tǒng)的文字符號。在商時期的長江流域也平行存在發(fā)達的非中原文明。
中國商朝的土地制度是怎樣的?
《史記·吳起列傳》記載商朝疆域“左孟門,右太行,常山在其北,大河經(jīng)其南?!鄙坛颍钡竭|寧,南到湖北,西到陜西,東到海濱。除了包括夏所屬長江以北的湖北,河南,安徽,山東,河北,山西,京津和江蘇,陜西的一部分,還可能包括陜西江蘇的剩余土地,遼寧,甘肅,湖南,浙江,四川的一部分。
中國商朝的土地制度是怎樣的?
據(jù)《尚書商書》記載,“自契至成湯,八遷,湯始居亳?!卑诉w的地點,歷來說法不一。大體在黃河中下游地區(qū),不出河南省北、中部和河北省西南部范圍。有人認為鄭州商城、偃師商城都可能是湯都西亳。成湯滅夏至盤庚五遷,始居于殷。
第一時間獲取新鮮的行業(yè)資訊分析,請在微信公眾賬號中搜索「聚土網(wǎng)」或「jutucom」,或用手機掃描二維碼,即可獲得聚土網(wǎng)每日優(yōu)質(zhì)精華內(nèi)容推送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