久久精品日韩Av无码_亚洲综合久久1区2区3区_综合久久久久久久综合网_亚洲乱码精品久久久久..

熱門土地

十八億畝紅線

全國耕地總數目要至少保持在18億畝以上。決不能因為城市化、及工業(yè)化過程而使耕地大量減少。是經過科學計算得出的,保持我國糧食安全穩(wěn)定的耕地總數。

      1 ? 18億畝紅線的由來


      1996年,中國的耕地數量是19.51億畝,但到2006年10月31日,中國的耕地面積已降至18.27億畝,10年間中國的耕地少了1.24億畝,人均耕地面積也由1.59畝降到1.39畝。面對現實,人們有理由擔心,按照這樣的減少速度,中國的耕地還能不能養(yǎng)活中國人?

      2006年春天,十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上通過的《國民經濟和社會發(fā)展第十一個五年規(guī)劃綱要》明確提出,18億畝耕地是未來五年一個具有法律效力的約束性指標,是不可逾越的一道紅線。

      2006年9月6日,在國務院召開的第149次常務會上,國土資源部上報的《全國土地利用總體規(guī)劃綱要》沒有獲得通過。會議作出了暫緩批準《綱要》的決定,國務院領導要求從長計議、加強研究、繼續(xù)推進,編制歷史性、危機性、戰(zhàn)略性的土地利用總體規(guī)劃。

      2008年8月13日,國務院審議并原則通過了《全國土地利用總體規(guī)劃綱要(2006-2020年)》,綱要重申要堅守18億畝耕地的“紅線”,提出到2010年和2020年,全國耕地應分別保持在18.18億畝和18.05億畝。

      18億畝是根據五組數據測算出來的:

      第一,耕地數。美國衛(wèi)片測出中國耕地有21億多畝,國家土地管理局調查測算后得出,凈耕地數量是19.7億畝。

      第二,人口數。根據權威部門預測,到2040年或2050年,人口高峰為15億~16億。屆時城市人口有10億多,農村人口5億左右。

      第三,城鄉(xiāng)建設用地數。當時城鄉(xiāng)建設用地有3.8億畝,參照當時美、日等發(fā)達國家實際占用水平,根據前幾年城鄉(xiāng)建設新占用土地中耕地與非耕地比例,到2040年,城鄉(xiāng)建設用地還要占用耕地2億多畝。還有退耕、災毀等減少耕地1億多畝。

      第四,耕地后備資源數。全國適宜開發(fā)耕地的資源,包括農田整理、廢棄地整治,滿打滿算有2億多畝。第三與第四組數據增減相抵,到2040年,能保有耕地18億畝。

      第五,糧食需求數。按世界中等發(fā)達國家人均消費水平,參照世界糧農組織提出的每人每日需要的食物熱量(中等需要量),每年人均需要糧食500公斤,15億人需要7500億公斤。但是我國糧食總產量多年徘徊在5000億公斤。如果能提高土地質量和農業(yè)科技水平,50多年時間,增加2500億公斤糧食量是可能的,18億畝耕地保15億或16億人吃飯還是可以的。

      2 ? 18億畝紅線何時開始


      2005年,我國開始第三次土地利用總體規(guī)劃修編?!熬幹频谌瓮恋乩每傮w規(guī)劃的時候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剛要開始,所以規(guī)劃編制的時候用的是老數據,即當時的耕地面積為18.3億畝。”董黎明說,這個數據也成為了后來劃定“18億畝耕地紅線”的依據之一。

      2006年3月14日,在十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上通過的《國民經濟和社會發(fā)展第十一個五年規(guī)劃綱要》提出,18億畝耕地是一個具有法律效力的約束性指標,是不可逾越的一道紅線?!斑@是"紅線"一詞首次出現在官方公開的文件之中?!倍杳鞣Q。

      2007年3月5日,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召開,時任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說:“在土地問題上,我們絕不能犯不可改正的歷史性錯誤,遺禍子孫后代。一定要守住全國耕地不少于18億畝這條紅線。堅決實行最嚴格的土地管理制度?!?/span>

      隨后,在2008年10月《第三次土地利用總體規(guī)劃綱要(2006-2020)》中,則提出全國耕地保有量到2010年和2020年分別保持在18.18億畝和18.05億畝,用意之一便是保證糧食安全:到2010年和2020年,我國人口總量預期將分別達到13.6億和14.5億,2033年前后達到高峰值15億左右,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,必須保有一定數量的耕地。

      “在這個問題上,還有農業(yè)部的一些計算數據,按照15億人的消費,要生產6萬億噸糧食,所以糧食播種面積要達到16億畝,才能維持這個階段中國人口的消費,剩余2億畝則要考慮經濟作物的種植?!倍杳髡f。

      當月,在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上也明確提出:“堅持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,層層落實責任,堅決守住18億畝耕地紅線。劃定永久基本農田,建立保護補償機制,確保基本農田總量不減少、用途不改變、質量有提高?!?/span>

      中央在“紅線”提出之后,對土地違規(guī)進行了一系列的整頓。據國土資源部公布數據顯示,2006年,全國因為土地違法違規(guī)受到黨紀政紀處分的干部有3094人,其中501人被追究刑事責任,還處理了兩名省級干部。2007年1至8月,在土地違法案件的查處當中,給予黨紀政紀處分的有893人,追究刑事責任的245人。

      在“18億畝耕地紅線”提出之后的一段時間,我國耕地保護取得了顯著成效,全國耕地凈減少量不斷大幅度降低,從2004年的1422萬畝到2005年的542萬畝,2007年則降到了61萬畝。

      3 ? 堅守18億畝耕地紅線


      問:為什么要實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?

      韓?。何覈幕緡楹蛧谰母乇Wo形勢決定了必須實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。

      我國實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,嚴格控制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,對基本農田實施特殊保護,近年來又出臺了強化對耕地保護的政策。雖然近年來非農建設占用耕地規(guī)模逐步下降,城鎮(zhèn)和園區(qū)等各類建設大量圈占土地的勢頭得到了初步遏制。但是,必須清醒地認識到,我國人口眾多、人地關系緊張的基本格局沒有改變,耕地保護的利益補償等長效機制還不健全,地方政府、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對耕地保護的積極性尚欠缺。

      我國人均耕地少,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,必須保有一定數量的耕地,保障國家生態(tài)安全,需要大力加強對具有生態(tài)功能的農用地特別是耕地的保護。而現實中耕地保護的效果并不盡如人意,優(yōu)質耕地流失速度驚人。而且我國耕地后備資源潛力只有2億畝左右,60%以上分布在水源不足和生態(tài)脆弱地區(qū),制約了我國耕地資源補充的能力。

      同時,我國正處于城鎮(zhèn)化、工業(yè)化快速發(fā)展階段,城鎮(zhèn)化、工業(yè)化的推進將不可避免地占用部分耕地,現代農業(yè)發(fā)展和生態(tài)建設也將需要調整一些耕地。今后建設用地的供需矛盾更加突出,農用地特別是耕地保護面臨更加嚴峻的形勢。

      要構建激勵與約束機制

      問:如何落實“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”?

      韓?。哼@主要應從三個方面來落實:

      一是層層落實責任。地方各級政府主要負責人應對本行政區(qū)域內的耕地和基本農田保護面積負總責。此外,職能部門應逐步建立耕地保護數據庫,實現國家、省、市、縣四級數據庫系統(tǒng)的互連互通和數據的網絡傳輸;建立耕地保護電子臺賬,健全耕地的圖、表、冊等檔案資料,切實將耕地和基本農田保護責任逐級落實到地方政府、村組和農戶。要構建激勵與約束機制,注重采用經濟手段調動地方政府特別是廣大農民保護耕地的積極性。

      二是強化耕地占補平衡的法定責任。落實好建設用地項目補充耕地與土地整理復墾開發(fā)項目的掛鉤,建立補充耕地儲備庫和臺賬管理等制度;在新一輪土地利用總體規(guī)劃修編和年度計劃指標分配時,應充分考慮當地耕地后備資源狀況、補充耕地潛力等因素;要防止和杜絕只占不補、先占后補、占多補少、占優(yōu)補劣的現象發(fā)生。

      三是劃定永久基本農田,建立保護補償機制。在全國范圍內劃定永久基本農田,嚴格保護,不得占用。

      減少建設用地的增量

      問:建設用地的供需矛盾如何解決?

      韓?。和恋厥侨祟惿姘l(fā)展的基礎,也是立國安邦的基本要素。隨著我國工業(yè)化、城鎮(zhèn)化進程加快,經濟社會發(fā)展已經進入土地供需矛盾凸顯期。

      實行最嚴格的節(jié)約用地制度,是解決保障城鎮(zhèn)化、工業(yè)化用地和保護耕地矛盾的客觀要求。我國城鎮(zhèn)化、工業(yè)化處于快速發(fā)展階段,據預測,到2010年和2020年,城鎮(zhèn)化率將分別達到48%和58%,工業(yè)和城鎮(zhèn)建設用地需求量將在相當長時期內保持較高水平。我國城鄉(xiāng)建設低效、粗放利用土地較為突出。城市人口集聚對土地消耗的代價偏大,非農產業(yè)用地增長與經濟總量的增長不相稱。我國城市市政公用設施用地規(guī)模偏大。不少城市重外延拓展,輕內涵提高,盲目貪大求洋。有的城市熱衷于大拆大建的“面子”工程、“形象”工程和“政績”工程,建了不少脫離實際的寬馬路、大廣場、大草坪。不少城市忽視對存量土地的整理和挖潛,頻繁調整行政區(qū)劃,不切實際地擴大城市邊界和規(guī)模。

      在耕地面積持續(xù)減少的情況下,解決耕地和建設用地爭地矛盾的根本辦法,是節(jié)約、集約利用建設用地,在保證必要的建設需求的前提下,減少建設用地的增量。

      必須轉變用地方式

      問:“最嚴格的節(jié)約用地制度”如何落實?

      韓?。簩嵭凶顕栏竦墓?jié)約用地制度,必須轉變用地方式,加快由外延擴張向內涵挖潛、由粗放低效向集約高效轉變,促進土地利用模式創(chuàng)新和土地利用效率提高,以土地供應的硬約束來促進經濟發(fā)展方式根本轉變。

      一是嚴格控制新增建設用地規(guī)模。必須強化土地利用總體規(guī)劃和年度計劃對新增建設用地規(guī)模、結構和時序安排的調控。

      二是積極盤活存量建設用地。加強城鎮(zhèn)閑散用地整合,鼓勵低效用地增容改造和深度開發(fā)。積極推行節(jié)地型城、鎮(zhèn)、村更新改造,重點加快城中村改造,推廣各類建設節(jié)地技術和模式。

      三是積極拓展建設用地新空間。在不破壞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的前提下,優(yōu)先開發(fā)緩坡丘陵地、鹽堿地、荒草地、裸土地等未利用地和廢棄地,積極引導城鄉(xiāng)建設向地上、地下發(fā)展,拓展建設用地新空間。

      四是控制城鎮(zhèn)工礦用地和各類工程用地過快擴張。優(yōu)化各類交通、水利設施、能源產業(yè)用地規(guī)模、結構與布局,嚴格工程項目建設用地標準。

      五是引導城鎮(zhèn)用地內部結構調整。合理調整城鎮(zhèn)用地供應結構,優(yōu)先保障基礎設施、公共服務設施、廉租住房、經濟適用住房及普通住宅建設用地,增加中小套型住房用地,切實保障民生用地。

      六是從嚴控制村鎮(zhèn)建設規(guī)模。引導和規(guī)范農村閑置宅基地合理流轉,提高農村宅基地的利用效率。合理引導農民住宅相對集中建設,加強對空心村用地的改造。

      3.1 ? 為糧食安全重申“十八億畝紅線”


      1996年《中國的糧食問題白皮書》上首次提出我國糧食自給率不低于95%的目標,2008年《國家糧食安全中長期規(guī)劃綱要》再次明確提出,我國糧食自給率要穩(wěn)定在95%以上。根據國土資源部與國家相關部門的測算,耕地保有量每減少2000萬畝,糧食自給率將下降1個百分點。

      “保證這個自給率就是保證糧食安全。”董黎明說。在去年12月23日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,糧食安全的議題便與堅守18億畝耕地紅線緊緊地捆綁在了一起,提出要堅持以我為主、立足國內、確保產能、適度進口、科技支撐的國家糧食安全戰(zhàn)略,且更有“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,我們的飯碗應該主要裝中國糧”的形象表述。

      此外,中央城鎮(zhèn)化工作會議在肯定改革開放以來城鎮(zhèn)化成果的同時,也提出提高城鎮(zhèn)建設用地利用效率。最新發(fā)布的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的主要數據顯示,全國耕地面積為13538.5萬公頃(20.31億畝),在耕地18億畝“紅線”之上。但國土資源部副部長、國務院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王世元強調,適宜穩(wěn)定利用的耕地僅在1.2億多公頃左右,約為18億畝多?!拔覈司厣佟⒏刭|量總體不高、耕地后備資源不足的基本國情沒有改變?!?/span>